不把青春“贷”走 | 拒绝校园贷,避开校园害

发布日期:2018-12-14   浏览量:   来源:法治之窗

不把青春“贷”走 | 拒绝校园贷,避开校园害

近几年“校园贷”风靡校园,凭借自身的便捷性、低门槛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一些大学生消费欲望强烈,加之银行信用卡办理门槛较高,“校园贷”却恰恰能够满足大学生的资金需求。但现实生活中一些极端案例的悲剧背后,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校园贷”的思考,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园贷”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

什么是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校园消费贷款平台的风控措施差别较大,个别平台存在学生身份被冒用的风险。此外,部分为学生提供现金借款的平台难以控制借款流向,可能导致缺乏自制力的学生过度消费。

校园贷诈骗手段

01 名为助学 实则圈钱

不法分子往往以家境贫困、尤其是从边远闭塞地区考入大城市的大学生为目标,以提供助学金的名义,要求学生提前将学费汇入指定的账户,用于“成功注册学籍”。

02 名为校友 实则骗子

不法分子假冒学生或校友身份,获取信任,借手续费、奖励话费等名义,引诱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假冒身份骗贷圈钱。

03 名为创业 实则敛财

不法分子假借投资名义,打着助学或者创业的旗号,以发展“下线”等传销方式,实施逐级诈骗敛财。

04 名为帮忙 实则借贷

身边同学苦苦请求,借用你的学生证或身份证信息帮他办理校园贷、注册网络公司,出于义气,将信息告诉同学,结果被追讨欠款的成了自己。

05 名为兼职 实则陷阱

不法分子打着兼职、刷单、招聘或培新旗号,假借提升社会综合能力或赚取零花钱的名义,诱骗在贷款平台注册并将贷款划转到指定账号作为保证金、或承诺将分期归还本息等骗取资金。

校园贷的危害

1.“低利息”并不可信

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以上,所谓的“低利息”并不可信。0.99%月利率是营销把戏,学生容易“上当受骗”。

2.越便捷,越易变“劫”

有的贷款很便捷,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这种行为风险很高,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剩余的债务就由“被”办理人独自承担。

3.一旦逾期,催款“全方位”

有些案例中,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而是采用给父母、亲友、老师群发短信、在校园里贴大字报,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

4.易滋生借款恶习

有的学生爱攀比,又有恶习,父母提供的费用不能满足其需求。这些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赌博、酗酒等恶习,甚至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5.易诱发其他犯罪

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信息搞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

如何防止卷入校园贷深渊

1.树立理性消费观,切勿盲目攀比。学生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消费,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2.身为大学生对一些事物的好坏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对于介入“校园贷”,一定要慎重;

3.应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谨防落入欺诈陷阱;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

4.保护好个人信息,慎重外借身份证。对一切要求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学生证、家庭信息)的代办证件的事项要慎重对待;

5. 一旦陷入非法“校园贷”第一时间找警察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寻求解决办法。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非法校园贷的危害了吗?认清校园贷,不要把自己的青春“贷”走。记得一定要意志坚定地对非法校园贷say“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