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学习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发布日期:2014-10-08   浏览量:   来源:导员之家

辅导员学习体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高校不仅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要基地,还承载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责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政治修养、高尚道德素质和先进思想素养的全面人才的课程,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高度契合。高校应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将其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相结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精神世界中,使广大青年学生积极主动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三个层面,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也是对“中国梦”的另一种阐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描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每一位公民必须恪守的道德规范,倡导人们从自身做起凝聚和传递正能量。这三个层面不是独立存在的,只有每一个公民都严于律己、恪守道德规范,将自身的发展与祖国的发展时刻联系在一起,才能使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使整个国家快速健康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切实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青年大学生的头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实践的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上人们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主体性日益凸现出来,现实生活中多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人们不再盲目地接受外界强制灌输进来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价值选择意识和判断能力不断加强,这些变化使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一些人出现政治倾向偏离、政治信仰扭曲、理想信念动摇、社会责任意识滑坡的背景下,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明确了中国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使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指明了道路,为其发展和创新指明了方向。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看,它不仅包括大的层面国家和社会还包括对个人层面的要求,这要求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要求来更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内容上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兼顾个人的发展需求。在教育方法上既要注重统一的理论灌输也要注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所以,在当前多元文化和价值观齐头并进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仅在内容上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获得持续向前的生命能量,而且在方法上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价值取向健康发展提供了方向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思想多元化发展的阶段,这直接影响着人们价值观的形成。正确引导人们价值观的健康发展是关系到化解社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过去,我们重在保证高校稳定发展,为社会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而未来,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我们更需要重视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精神层面的作用,引导高校学生的价值观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不仅受到自身生活和学习经历的影响,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制约。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结合,可以使学生将外界的亲身体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并进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因此,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要注重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这种主流意识一旦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失时机的促使这种主流意识发展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共同遵循的规则,这最终会引导大学生做到知行合一,促使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不会因不良诱惑而出现政治倾向偏离、理想信念动摇和道德素质下降的情况,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和传承人。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方法是多样的。

(一)通过高校实践活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不仅设有内容多样的文化课程,还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文化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可以用来指导自身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在高校开展实践活动,包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基地的创办者可以是高校本身,也可以是各级政府、企业单位等。具体来说:首先,应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各高校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使同学产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还可以开展关于爱国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同学通过比赛,领会爱国主义的内涵,践行爱国主义的要求。除了这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高校还可以与本地的烈士陵园、革命英雄纪念馆和博物馆等机构取得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学习和参观,向学生讲述革命英雄的光荣事迹,使学生在学习和参观的同时受到思想和心灵上的洗礼,这有利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并主动践行。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良好的传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校园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建设。校园软环境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通过制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训、校风、教风等,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能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让学生在深刻领会到学校精神的同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校园文化硬环境的建设包括校园的标志性建筑、校园景观和教学设施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环境育人的效果。通过校园软环境和硬环境的优化,使学生时刻身处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中,时时刻刻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染和熏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驻每一位学生心中,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广大青年成才道路上的灯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让广大青年学子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和洗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的中国梦的有效途径。

2014级辅导员    

王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