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文苑 | 素心向暖,何惧冬寒
不知从何时起,每年收看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成为了我的习惯。正月是万物复苏、大地回春的好时光,更是迎接新年、总结过去的好时光,一年一年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一点一点筑起属于我们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在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万佐成、熊庚香夫妇。
这是普通的一间露天厨房,大家亲切地称这个厨房为“抗癌厨房”。这间普通的厨房仅仅与江西省肿瘤医院有着一墙之隔。墙的那面无时无刻不上演着与病魔斗争的场景,墙的这面却响着切菜声、炒菜声,这些声音或许能给病人和家属们带来暂时的温暖和寄托。
、
“抗癌厨房”的由来
创办“抗癌厨房”的是年过六旬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也正是他们普通的夫妇俩让无数癌症病人尝到了“家乡的味道”。创办“抗癌厨房”的故事还得从2003年说起:一天,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俩像往常一样摆摊炸油条。一对夫妇带着患病的孩子来到摊前,小心翼翼地问熊庚香,能否借用一下炉火,想亲自给吃不惯外面饭的孩子做点饭吃。“十来岁的小孩,看着真让人心疼。”熊庚香二话没说答应了。从此,他们每天来到这里给孩子做饭。没过多久,肿瘤医院附近有个地方可以炒菜的事情传开了。从开始的十几个人借炉子炒菜,到后来的几十上百人。常去做饭的病人家属过意不去,提出要付钱,夫妇俩为让他们安心,同时也维持基本的水煤开支,炒一个菜收5角钱,直到2016年才涨到1元钱。17年来,他们每天4点起床,早早准备好炭火,收拾好厨具,迎接一批又一批给家属做饭的人。
年过六旬,本应享清福的年纪,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地守在这里,他们不计酬劳,默默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可以暂时放轻松的地方。
“抗癌厨房”
众所周知,癌症是目前临床上仍未攻克的难题之一,癌症病人承受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巨大痛苦,精神上更是备受折磨。为了治病而背井离乡的他们,无比渴望吃上亲人做的那一份家乡的味道。这样一个温馨的“抗癌厨房”,是为癌症病人提供营养的“根据地”,也是病人家属释放情绪、相互倾诉的“后方阵地”。人间百态,在这里展示地淋漓尽致,但幸运的是,我们从来不缺少爱和关心。正如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全国上下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在祖国大地上书写了一篇篇人间大爱的动人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