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里
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里
美国心理学家邓肯提出人际交往安全距离是1.2米。在公共场合与人交谈的距离应该保持在1.2米左右,过远会显得疏离,过近则会让对方感到威胁。而人际关系中的最小距离,即亲密距离为0.15米-0.44米,在这个距离范围内的人可以促膝谈心、亲密无间。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宿舍生活是大学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大家来自全国各地,有着不同地方文化,我们都在为营造一个和谐的宿舍关系而努力着。哪怕是住在上下铺的兄弟,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同样也是相处融洽的重要准则。但是在生活中,总会有人越过界限,触及我们不想展现给别人的私人生活,这样不仅会引起我们的不悦,甚至反感。
记得前一段时间有一条微博热搜高居不下:岳云鹏拒绝王菲好友申请。
相信大家都知道,小岳岳在多个场合都曾表达过对王菲的欣赏,可以算得上是她的铁粉。
王菲知道以后,托人问岳云鹏要不加一个微信。出人意料的是,他拒绝了。
在谈及这件事情的时候,小岳岳说:“两个人之间的桥梁,不需要任何东西去搭,微信不是建立关系的桥梁,有联系方式不等于成为朋友。”
在刷到这条热搜的时候,我认真审视了一下自己的社交圈,我在问自己:我身边的这么多人,到底有人多少值得我深交?答案是寥寥无几。
三千泛泛之交,到底不如知己一二,你不必将所有人都归入你的生命里。
有些人热衷于社交,喜好攀比社交软件中人数多少,自认为朋友众多,却在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孤身寡人。
虽然现在的我们正处于青春洋溢的大学中,但是社交场合上的“逢场作戏”等观念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同学将自己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无用的社交上面,浪费了时间却没有真正提升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知道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你在这里消耗得越多,必将有其他地方的牺牲。
又有人要说了,我在大环境中顺势而为,是因为我要积攒人脉,多个朋友多条出路。但是别忘了,不是所有的朋友都是用来“开路”的。
和大家讲一个真实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吧。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接到了远在外地上学的好友的电话,他带着哭腔告诉我,他想回家了。
为了和身边的人处好关系,他会贴心地记住身边同学的忌口甚至是一些下意识的小习惯。他习惯于对每个人都捧出真心,给予他们百分之百的热情,但是在某次投票中,他的票数却低得出乎他的意料。他付出了许许多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着这些接近病态的关系,感动了自己却没有感动他人。
当你自己有翅膀时,你身边不缺“朋友”,更不需要别人来为你开路。
你所认为的朋友,不一定把你当做朋友。
他遇到困难,你倾力帮助不求回报,当你遇到低谷需要别人拉一把的时候,他却逃得远远的。和这样的人在一起,不断地消耗自己,就像在沙漠中带着重重的行李行走,走也不是停也不是,将自己困在一个寸步难行的境地,最终被黄沙所埋葬。
不要去消耗别人,同时也远离只想要消耗你的人。
最恐怖的是那些口口声声说是朋友却见不得你好的人。
当你早起去图书馆准备学习时,他不是和你互相督促,共同成长,而是冷嘲热讽;当你参加竞赛获奖时,他的第一句不是恭喜你,而是质问你为什么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不带上他,让他也可以和你分享这一份荣誉;当你突然好好打扮一下自己时,他不是鼓励你而是在旁边对你的行头评头论足;最可怕的人就是当你把自己的后背留给他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举起来手中无形的“刀”来伤害你。
乔布斯曾说过: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必要为别人而活。
有些人只是我们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过客,在你我还没有足够强大,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生活的时候,比起花太多的时间去做这些无用社交,不如去安心提升自己。
不要为了合群而忘记我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我妈妈告诉过我:没有不合群的人,只有不适合的群。社交的意义是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大学中的人脉你可以看作是锦上添花,但是大概率不是雪中送炭。
喜欢旅游,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出去增长见识,喜欢写作,就持之以恒写下去,喜欢科研就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刻苦钻研。你花费整个大学时光去重新塑造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远远强于去维持一个岌岌可危、充满未知数的社交圈。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雏鹰都可以在天空中翱翔。
不必把所有人都请进你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