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林:把疫情防控之“危”转为医保发展之“机”

发布日期:2020-03-25   浏览量:   来源:时政聚焦

胡静林:把疫情防控之“危”转为医保发展之“机”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医保部门采取的“两个确保”、“五个办”等政策措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良好的医疗保障基础。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医疗保障部门将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工作,把疫情防控之“危”转为医保发展之“机”?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静林在《求是》撰文解答,以下几个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1:加强基金运行情况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异地清算、费用补偿等问题早作预案

      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已初步呈现持续向好的态势。但是,随着各地复工复产步伐加快,以及国际疫情形势快速升级,外来输入性病例有所增加,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继续把“两个确保”的费用保障、“五个办”的经办优化政策执行好,为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保障。

      统筹医疗保障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加强基金运行情况监测,对可能出现的异地清算、费用补偿等问题早作预案。指导各地用好职工医保缴费减征缓缴政策,不影响参保人的当期待遇。


看点2:完成剩余因病致贫人口脱贫收官任务,在稳定待遇的基础上,更多靠服务提升获得感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实现“三保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3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进一步加大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倾斜支持,继续把应保尽保的工作做扎实,完成剩余因病致贫人口脱贫收官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过渡期内继续发挥好医保扶贫政策的兜底功能,确保“脱贫不脱政策”,防止因病返贫。同时,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对现有医保扶贫政策进行分类完善。对资助参保和待遇倾斜类政策,结合贫困人口识别调整予以优化;对于便捷服务和规范管理类政策予以延续,以实现在稳定待遇的基础上,更多靠服务提升获得感。


看点3:以集中带量采购这个“小切口”,推动医药卫生体制这项“大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攻坚期。2019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功启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集中带量采购直击虚高药价的软肋,实现降低药品价格、提高用药质量、促进产业升级等多重效应。更重要的是,集中带量采购在为医保减负增效的同时,为规范医疗行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创造了条件。实践证明,以集中带量采购这个“小切口”,可以推动医药卫生体制这项“大改革”。

要建立“带量采购为原则、不带量采购是例外”的招采政策体系,做好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工作,让群众尽快用上大幅降价后的32种药品。鼓励、规范各地对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和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竞争较为充分的高值医用耗材开展带量采购。建立价格科学确定、动态调整机制,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反映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劳务价值。


看点4:进一步简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续,推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来自于政策也来自于服务。当前,医保公共管理服务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倒逼公共管理服务水平提升。一些群众欢迎、确实有效的服务举措应常态化、制度化。比如,推进医疗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构建全国统一的医保经办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下沉,把党和政府的形象融入到每一次医保服务中。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超过2.36亿,要进一步简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备案手续,推动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分析方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应加快建立全国统一、高效、兼容、便捷、安全的医保信息系统,实现全国医保信息互联互通,显著提升医保信息化管理能力。

详见:《奋力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